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启动“房颤中心建设”,开启规范化管理新时代
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,在中国的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,其中心房颤动(房颤)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。目前,我国房颤患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,且新发患者不断增多。

为进一步规范房颤的诊疗流程,提高房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水平,改善房颤患者预后,降低房颤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,6月23日下午,在我院体检中心二楼,来自市直医院、乡镇卫生院55名专业医生齐聚一堂,举行“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房颤中心启动会”。

会议由副书记副院长张战胜主持。

启动会现场,济源示范区卫健委副主任、二院院长薛继东致辞。他表示,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要紧紧抓住房颤中心建设的机会,充分发挥中心纽带作用,带动、辐射周边医疗机构,提高对房颤的认识和管理水平,希望各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力配合,推进房颤的规范化诊疗,共同建立科学的房颤综合管理模式。

河南省胸科医院院长袁义强在线上致辞。他希望,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房颤中心建设,全面优化房颤管理流程,给济源市房颤患者带来规范化管理和治疗,减少因房颤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,提高房颤治愈率。

心内科主任薛瑞璐、副主任石晓燕、副主任医师曹政分别对讲课专家进行介绍。

学术会上,聆听河南省胸科医院院长袁义强线上直播的《2020ESC-EACTS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》,将首次诊断房颤、持续性房颤、长期持续性房颤、永久性房颤的房颤分类新指南进行深入解读。

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教授赵育洁的《房颤一站式治疗的应用与前景》课程里了解到,“导管消融+左心耳封堵术”联合治疗心房颤动,作用可以互补,改善患者症状,同时,有效预防血栓事件。

河南省胸科医院教授黄琼线上直播《房颤中心建设与发展》,房颤患者的早期诊断严重不足,重点讲述了对房颤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性。

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教授顾冰的《NOAC助力房颤患者规范抗凝》课程中,开场引入临床上如何查血凝的问题让大家深思,详细分析凝血指标项目分别在临床的意义。

课程结束后,心内科主任薛瑞璐对房颤中心建设、治疗、发展的前景及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讨论。随后,他表示,每一位专家的主题演讲,展现了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,多方面解读了房颤诊断治疗的新技术、新理念,以专家的视角提出新的思考,扩大临床视野,更新临床观念,带给参会人员新得启迪,为共同促进济源市心血管事业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秉初心,担使命,立潮头,佑生命。由心血管内科牵头,院内多学科构成的房颤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,标志着我院房颤诊疗走向正规化管理新时代,必将造福广大房颤患者,推动济源人民健康事业发展。
办公室:陈晨